台儿庄区民政局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06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的建议)

作者: 来自: 时间:2018-06-26

《关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传统观念和民间习俗的影响下,我区在婚丧嫁娶事宜中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移风易俗,相继开展了美丽乡村、“四德工程”建设,落实全民惠葬政策,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区民政局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殡葬改革为抓手,稳步推进我区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行为自觉。

(一)开展新闻宣传。发挥电视台、台儿庄周讯、新闻网、微信等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在区电台设立了《移风易俗》专栏,宣传正面典型,曝光婚丧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攀比跟风等不文明行为,让群众认识开展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开展社会宣传。在镇(街)、村(居)主要街道、文体广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张贴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要求每个村(居)悬挂宣传横幅、粉刷墙体标语不少于3条(幅),组织宣传车深入镇(街)、村(居)巡回宣传;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以手机短信、微信向全区用户发送移风易俗公益广告,联合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深入宣传移风易俗。(三)开展入户宣传。2016年以来,区民政局印制“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倡议书、《移风易俗告知书》、《移风易俗承诺书》等各类宣传材料30多万份,结合省、市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的开展,组织驻村工作组、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等深入社区、村居入户发放,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0万份,入户宣传率达到了100%,强势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与到移风易俗上来。

二、改选红白理事会,强化培训,发挥好理事作用。

红白理事会是村民办理婚丧事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摒弃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016年来,区民政局在全区211个村(居)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完善理事章程、理事细则,修订了村规民约,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为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提供制度保障。2018年4月,根据区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尽快改选村(居)红白理事会的通知》(台移组发[2018]2号)精神,结合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对211个村(居)的红白理事会进行了改选。并针对部分村级红白理事会政策把握不准、宣传引导不力、为群众提供婚丧服务能力不足等实际,3月26日,在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培训班上,区民政局为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安排了题为“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的移风易俗专题课;5月13日,区民政局邀请省移风易俗宣讲团成员、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涝坡村书记尚彦刚,临沂市移风易俗宣讲团成员、临沂市国家高新区罗西街道办事处满沟屯社区红白理事会会长于宗军,枣庄市移风易俗宣讲团成员、市中区龙泉公墓负责人王翠玲对全区红白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及部分成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印发了《红白理事会工作指南》,指导村级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明确在婚事方面,通过举办集体婚礼、植树婚礼、爱心婚礼等现代文明婚礼仪式,引导新人文明节俭办婚事;在丧事方面,针对“花费大、程序繁、仪式俗”等问题,推行取消吹鼓手、披麻戴孝、三叩九拜,提倡厚养薄葬、节约治丧,提倡使用哀乐、戴白花、三鞠躬。要求红白理事会通过道德讲堂强化宣传教育,既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既算道义账,又算经济账,树立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同时,制定了《台儿庄移风易俗考核办法》,将红白理事会建设、婚事新办、丧事俭办、殡葬改革纳入红白理事会考核内容,推进红白理事会工作,发挥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阵地作用。

三、落实全民惠葬政策,减轻群众婚丧负担。推行普惠性惠民殡葬政策,是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2017年,区民政局积极推行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对辖区内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给予免除,免除59人,免除金额5.2万元。2018年,根据《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免除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通知》(枣政办发[2018]8号)和《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免除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通知》(台政办发[2018]8号)精神,实施了全民惠葬政策。从5月3日起,对具有台儿庄区户籍的居民死亡的,在区殡仪馆火化,其火化费、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骨灰寄存四项基本服务费用予以全部免除。

四、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为改善我区殡仪服务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在区殡仪馆投资建设了台儿庄区殡仪服务中心和骨灰堂各一处,为集中办理丧事和骨灰寄存提供了场所。由于集中办事场所有限,无法满足广大群众需求,建设村级办事场所和公益性公墓逐步提上日程,2018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台政办字[2018]7号),明确了建设标准和任务目标,出台了奖补措施,要求各镇(街)2018年底至少建一处公益性公墓;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有条件的村(居)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并对建设穴位不低于1000个的,经验收合格后,每处镇级公益性公墓奖补20万元,村级公益性公墓由区民政局根据建设规模给予一定奖补,对选择生态安葬的家庭一次性奖补500元。截至目前,邳庄镇、张山子镇、涧头集镇已完成公益性公墓选址,邳庄镇黄林公益性公墓正在建设中。

五、推进示范村(居)创建,强化乡风文明建设。今年3月,根据区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居)创建活动的通知》(台移组发[2018]4号)要求,按照“培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启动”的原则,在全区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居)创建工作,明确了创建工作标准。要求各镇(街)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序开展创建工作中。4月份,区委、区政府对全区移风易俗工作比较突出的10个组织和30名个人进行了表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还通过开展“文明户”“孝老爱亲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在婚丧嫁娶、生子、升学、当兵、提干等方面,改变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陈规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有效维护公序良俗、公共道德和农村社会秩序,让群众认可、支持移风易俗,固化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观念,形成自觉,逐步推动全区形成崇尚节俭、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加强综合治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既要完善公共服务,也要加强专项整治;既要正面引导,也要依法治理。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丧葬市场管理力度,依法取缔宣传封建迷信的。2017年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生产、销售丧葬用品店铺进行了专线检查,并对违反规定销售棺木的3家棺木店依法进行查处。另外,积极联合文化部门加大对婚庆公司的监管和引导,严厉查处婚丧活动中的低俗表演等行为。同时,严格按照中央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行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台办发[2014]12号)要求,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的表率带动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落实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活动的纪律约束和监管,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带头遵纪守法、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宜,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大操大办之风,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引领淳朴民风乡风的标杆。

移风易俗是破旧俗、树新风的社会改革,涉及群众的习惯习俗、思想道德、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之下,尤其是在家庭、家族观念相对浓厚的农村地区,要改变传统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我们要以区委、区政府移风易俗工作总体部署为指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台儿庄区民政局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