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5/2020-00041
  • 主题分类: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
  • 发布机构:区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6月0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0年06月08日
  • 标  题:全区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专项督查情况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全区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专项督查情况报告

建立联动机制,夯实预防功夫

全区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专项督查情况报告


5月2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0年第2号预警“盯紧盯细,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提醒各地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根据预警要求,结合我区前期已安排部署的学生防溺水工作,区政府研究决定,由区政府办、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乡水务局、区文旅局等部门(单位)联合组成督查组,在全区各镇(街)和各校园组织开展一次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专项督查。

一、基本情况

本次督查,历时三天(6月3日至5日),重点是各镇(街)安排部署及营造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情况;村委会(社区)向学生家长(监护人)开展防溺水宣传、提醒工作情况;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建设工地水坑或废弃矿坑等危险水域的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设立巡查员和义务监管员,对溺水事件多发地,开展危险水域日常安全巡查,及时劝阻制止游泳、玩耍行为的情况;本辖区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处置预案制定情况,一旦发生事故及时、规范信息报送情况以及全区各校园是否按照《枣庄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开展防溺水“六个一”活动的通知》(“六个一”,指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宣誓签字活动、一套重点关注人员台账、一次致家长的一封信、一次专题家长会和一次专题调研)要求,扎实做好“六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督查组采取各镇(街)政府(办事处)必查,村(居)、社区、校园和水域随机抽查2—3所(处)的形式进行。

本次督查,听取了各镇(街)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重点抽查了12处村居、社区,15处中小学,18处河渠、汪塘等,现场查看了宣传教育,水域安全治理,常态化预防等工作开展情况。从总体看,各镇(街),各校(园)都比较重视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马兰屯镇与“三夏”生产和防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宣传教育整体氛围已初步形成),通过警示标志,宣传标语,致函致信,微信推送,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预防溺水,人人有责”的氛围;各镇(街)都开展了辖区内的水域安全排查,并建立了台账。难能可贵的是,各校也都参与了这次排查,部分学校,如枣庄三十九中、区明远实验小学、泥沟镇中心小学、兰城小学、邳庄镇燕井小学等,还在其附近的水域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各镇(街道)危险水域日常安全巡查也正在计划实施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直在抓,基本是“校—家”式的宣传教育预防模式,力量比较单一,还没有和其他力量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还没有形成,因此,大大影响了预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客观地讲,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在全区校园已成为常态化,是每年暑期的日常工作。尤其是今年,市教育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六个一”防溺水工作,预防工作较往年做得更细,更实。通过实地查看,各镇(街),尤其是村居和社区,思想认识大多还处于起始阶段,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没有充分发挥出基层组织对预防孩子溺亡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镇、村两级尤其是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亟需提高。

二是宣传教育不够。督查组一行在乡村看到,“三夏”防火的宣传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可关于学生防溺水的宣传教育几乎没有,比较冷清。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加强对防溺水的宣传教育。因为这时家长们大都忙于农活,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监护。如果此时,镇(街)和村居、社区,都能注重通过会议广播,警示标语,入户提醒(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等宣传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家长们的防范意识,使他们在忙碌中也不忘管护好自己的孩子,从而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三是水域的安全治理不彻底。目前,各镇(街)对辖区内的水域进行了全面的摸查统计,并已开始着手统一制定警示标志。在实地查看中,我们发现,在河道,沟渠,汪塘等处,虽然也有一些警示标志和防护网(墙),可还远远不足。并且有的年久失修,已出现破损,不够醒目;有的甚至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早已褪色,模糊不清。在一些重点河道、沟渠,没有明确管护人,致使警示形同虚设。另外,区驻地城区水域安全责任不清晰,重点危险水域的安全警示和防护措施缺失,这亟需协调明确。

四是危险水域日常巡查缺失。如果在危险水域,经常有人巡查,一旦发现有孩子在水边玩耍或在水里洗澡,及时制止劝返,就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一旦发生事故,有人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也许能挽救一条生命。因此,日常巡查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马兰屯镇已建立了日常巡查队伍,明确了巡查的范围,其他镇(街)应尽快建立,明确职责和义务。而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把巡查工作落到实处,否则,形式化,就没有什么意义。

五是溺水事故处置预案形式化。目前,涧头集镇,马兰屯镇和运河街道都已制订了预案。从预案看,还不够详实,可操作性还不强,尤其是还缺少对舆情的管控措施。预案虽然制定了,可没有让相关部门知晓处置流程,部门间缺少沟通,还停留在文字材料上,没有真正起到联动的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预防学生溺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合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是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学生溺亡,在地点上多发生在乡村,在时间上多发生在周末、假期或放学路上,在人群上,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居多,因此,仅仅是学校的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镇、村、家庭还要密切协作,在暑期和汛期,形成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尤其是要经常提醒家长负有监护好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家长要切实履行好监护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在平时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关注孩子的生命安全。

二是要切实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单一的宣传教育形式,效果是不好的。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既要有面上的说教告诫,又要有对重点关注人群的面对面提醒;既要有传统的形式,如广播和标语,又要有新的手段,如微信推送和视频展播;既要有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又要有悲惨痛心的案例警示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还要加强自救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们的自救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三是要密切关注重点人群。目前,全区各校园都已按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全面排查了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他们包括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以及其他特殊群体学生(特异体质和心理障碍)等中小学生,并已做了台账记录。下一步,全区各校园还要进一步落实对以上群体的帮包措施,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和上(放)学同学同伴的作用。镇(街),尤其是村居和社区同样要密切关注这些学生,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弥补监护上的不足。

四是要彻底整治危险水域。各镇(街)要在全面摸排辖区内水域的基础上,统一制定警示标志和标语。在重要的危险河段、大型水库和废弃矿坑等处设置的警示标志牌上要明确管护人,管护人要知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坡陡水深的地方,要设置防护网或栏杆墙体。要全面排查那些还没有栏杆的桥(如,泥沟镇兰城小学东有一石桥,桥面较窄,两侧是深沟,却没有栏杆,不仅对小学生,而且对所有行人,都构成安全隐患),在汛期来临前,要尽快装上栏杆,并在桥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标语。

五是要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建议各镇(街)可以结合“三夏”防火和防汛,把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融进去,建立一支日常安全巡查队伍,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和其他社会上的具有热心和爱心,且身体健康的人员,对危险水域进行日常义务巡查和管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各镇(街)、区教体局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系统内相关部门的职责,夯实预防措施,规范处置流程,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尤其要做好舆情管控,消除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应急预案真正发挥处置的指挥棒作用。

总之,区政府组织这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专项督查,十分及时,意义重大,它将推动防溺水系统化工程的快速建成,形成联动机制,多方协作,凝心聚力,真正把“预防”的功夫做在前面,落到实处,为全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


台儿庄区人民政府

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专项督查组

撰写:张锋

2020年6月8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