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树魂、立德树人、尚雅育人”为核心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深化“尚雅育人”特色品牌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二、总体思路
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覆盖”的育人体系;夯实安全稳定根基,优化后勤服务保障,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通过系统谋划、精细管理、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育人根基
1.深化党建与思政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通过党员集中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灯塔大课堂等平台开展学习,提升全体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
二是夯实组织建设:优化党员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双培养”计划(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责任区巡查、承诺践诺积分管理等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深化思政融合:发挥党员教师在“思政大课堂”中的示范作用,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诚信友善、廉洁自律等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推进“党建带团建、队建”,丰富红色教育实践研学活动。全面建设“清廉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四是推进品牌创建:持续深化“尚雅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探索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形成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2.构建“大德育”体系
一是深化理念浸润:以“说文雅之言、行高雅之为、做文雅之人”的尚雅理念贯穿德育全过程,修订《尚雅读本》,细化行为规范标准,通过三级检查机制(德育干部、学生会和班级监督员)和“尚雅班级”、“行为规范标兵”评选,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
二是创新主题活动:实施“每月一主题、一活动、一品牌”德育模式,系统开展9月“规范启航月”、10月“强国筑梦月”、11月“创想实践月”、12月“法治平安月”等系列化主题活动,融合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强化文明礼仪、爱国主义、感恩、法治等专题教育。
三是强化文化熏陶:优化校园环境,打造“尚雅文化长廊”,展示榜样事迹、传统美德、学生作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保障阅读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加强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
四是健全协同育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夯实家长学校工作,定期开展家长讲堂、家长会、家访活动。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拓展育人资源。关注特殊学生,建立档案,实施帮扶。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细化流程管理:狠抓教学计划制定与审核、集体备课(推行“1+3+5”闭环模式)、个人二次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批改、辅导评价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双减”,推行“基础+分层+弹性”作业模式,加强作业批改记录与错题档案管理。
二是强化质量监控: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完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体系。加强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建立年级、班级、备课组多层次分析反馈机制。落实副校长包年级、中层干部包学科责任制。
2.聚焦课堂教学效能
一是深化课堂改革: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推行“目标导向、学生主体、精讲多练”模式。组织骨干教师、党员教师示范课和备课组内“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开展深度听评课与课堂诊断分级。
二是强化教研支撑:开展主题化、序列化教研活动,健全常态化教研机制。鼓励基于教学真问题的“微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或项目式学习。学期末组织校级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与展示。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健全培养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启航工程”(青蓝结对)、骨干教师“领雁计划”、全员基本功与技能培训。通过教学竞赛、读书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二是强化人文关怀: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营造和谐工作氛围,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4.推动技术赋能教学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鼓励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在备课、授课、作业、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常态化应用。建设并共享校级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
(三)筑牢安全防线,建设平安校园
一是深化安全教育:广泛开展安全法制、防火防盗防骗、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防欺凌等宣传教育,利用“1530”安全教育机制、多种媒介普及安全知识。每月组织1次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完善并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等制度。全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职责,形成群防群治合力。
三是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和门卫值守制度。加强校园巡逻及网格化管理,充分利用监控设备。定期维护消防设施,扎实开展每日巡查、每月全面检查及节假日专项检查,建立隐患台账并限时整改。
四是推进专项治理:协同相关部门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交通道路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学生欺凌专项治理等。
五是严格活动管控:严格执行学生外出活动和大型集会申报审批制度,制定详尽安全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四)优化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保障设施运行:建立月度巡检和快速维修响应机制,保障水、电、暖、网络、校舍等设施正常运转。推进必要的老旧设施更新改造项目。
二是规范资产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定期盘点物资,推行闲置资产再利用,厉行节约。
三是筑牢安全防线: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堂监管,落实陪餐制。配合安全办做好校舍安全排查与整改。
四是提升服务效能:开展“绿色校园”主题活动,强化师生环保节约意识。加强爱护公物教育。优化服务流程,快速响应师生需求,定期收集意见并整改。
五是优化工作统筹:按照开学前、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不同阶段,有序完成设施检修、物资配备、资产清查、日常维护、经费管理等各项工作。
四、预期目标
一是育人成效显著提升:“尚雅育人”特色更加鲜明,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稳步提升,文明礼仪素养显著增强。德育主题活动学生参与度高、获得感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加顺畅。争创省级“文明校园”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精细规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态得到巩固与提升。教师教研参与度与实效性提高,校本教研成果涌现。学生学业水平保持稳中有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是安全基础全面夯实: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普遍增强。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时。校园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四是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融合度更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得到巩固。
五是服务保障优化增效:后勤响应速度和服务满意度提升。基础设施运行平稳,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净化,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新学期,学校将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2025年8月


鲁公网安备370405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