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 > 张山子镇
  • 索 引 号:370405/2022-00005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发布机构:张山子镇
  • 成文时间:2022年06月1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6月16日
  • 标  题:2022年张山子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张山子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的关键一年。2022年张山子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服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和“5+3”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为主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政治引领,深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贯彻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全民普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通过解读、集体学等多种形式,发挥好镇、村普法阵地、宣讲骨干作用,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3.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等,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宣传国家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二、聚焦张山子镇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好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4.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同富裕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镇突发事件应对、传染病防治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全镇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同时加强枣庄市地方性法规的学习宣传。

5.开展“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普法宣传活动。5月份定为民法典宣传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法典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融入镇村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推动民法典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6.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结合《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实施一周年,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等平台,成为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的“百科全书”,为全镇法治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7.开展“攻坚突破·法治同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组织全镇执法人员和镇、村法律顾问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到辖区重点企业宣讲,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为实现工业大发展、经济大提速、产业大提升提供法治力量。

8.开展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2022年“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和“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宣传,并结合该主题开展诚信法治宣传月活动。持续深化“宪法十进”活动,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

9.围绕重要节点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围绕“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1·9”消防宣传日、“12·2”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扫黑除恶、反邪教、禁毒、教育、反有组织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三、聚焦重点对象,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10.实施法治行为实践养成试点项目。结合“四德”建设、“三下乡”活动,探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分步骤、有重点地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开展“法律六进”,分层分类分众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全体公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11.落实镇机关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扎实开展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推进领导干部和镇机关人员学法常态化、制度化。引导镇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

12.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围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一周年,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深化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四、聚焦基层基础,扎实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

13.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发挥 “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平台,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

14.做实做强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动态管理,提升创建质量。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等依法治理工作。

五、聚焦法德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5.认真组织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村延伸,完善阵地功能和作用。对已命名的 “全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示范点” 做好“回头看” 检查准备,确保评审过关。

16.建立健全法治文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推动红色文化和法治文化相结合,建设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发挥家风家训和传统道德在基层法治文件建设中的作用,丰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引领,提升法治文化渗透力,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真正让法治文化元素走进群众,提高群众获得感。

17.进一步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平台开展普法,打造新媒体普法品牌。发挥法治微视频在普法中的作用,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六、聚焦普法合力,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

18.建立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融入执法、法律服务全过程。落实镇直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提高评议质量。

19.落实镇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进以案释法;做好法治宣传教育案例的整理和报送。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推动在执法、法律服务中开展实时普法、精准普法和警示教育,推动形成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新格局。

20.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普法。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开展专题系列宣讲。建好用好普法志愿者队伍,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