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在台儿庄古城举行

来自:台儿庄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2-12-28


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会场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接受记者采访

  12月27日,一场瑞雪将台儿庄古城装扮的银装素裹、分外靓丽。

  当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在台儿庄古城开幕。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方宁,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蒋齐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陶思炎,国务院参事何星亮、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谭小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宝莅、省旅游局局长于冲、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邵靖,枣庄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宝民,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欣亮,副市长霍媛媛,市政府秘书长朱国伟,台儿庄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广金,区委副书记、区长王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忆青,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政委李琰琰,副区长李晓红出席。于冲、张术平分别致辞。

  论坛由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方宁主持。方宁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举办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举措。论坛以“弘扬春节文化,繁荣春节经济”为主题,以“多彩年文化、欢乐过大年”为主线,首次尝试在论坛期间同时举办首届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以推动春节文化理论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相结合,促进春节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他希望以春节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不断深化内容,持续进行下去。

  于冲在致辞中说,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在山东举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对提升山东贺年会工作具有直接引领和带动作用,我们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对山东贺年会的未来发展给予更多指导,多给我们一些指点和建议,使我们把贺年会的年味做得更浓、文化做得更重、人气做得更旺,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品牌文化旅游盛会。同时,期望各位专家在对贺年会文化消费的开发上给予更多指导,使贺年会的文化特征更明显,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更大,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突出,生命力更旺盛。

  张术平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枣庄是一座转型城市,近年来,面对境内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的形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工业转型振兴“三大战役”,经济社会迈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城市转型中,我们高度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依托深厚的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高标准实施了台儿庄古城重建,打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相继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三届两岸汉字节等一系列文化节会活动,创建了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同时,深入挖掘墨子文化、鲁班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开发更多的文化精品,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升、持续繁荣的好局面。

  张术平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年文化”已成为我国一项最具群众根基的民族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元素,推动春节文化创新,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节日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借助全省“好客山东贺年会”这个载体,以“到最有年味的古城过大年”为主题,持续打造春节文化品牌,促进运河文化与春节文化有机融合,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放在枣庄举办,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旅游局、中央文史研究馆和省政府对枣庄的关心和厚爱,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利用这次论坛举办的契机,认真汲取各位专家的观点和智慧,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的经验做法,进一步传承和创新春节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恳请各位专家和来宾,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枣庄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弘扬春节文化发展春节经济”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届论坛共收到了29篇论文,有9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论坛热烈活跃,求真务实。

  舒乙先生在“关于过好2013年(癸巳)春节的七点建议”中提出,癸巳春节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具有非同一般的背景,要过一个走基层、鼓士气、加强文艺内涵和形式多元化的新春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陶思炎从春节文化的结构转化的角度谈了年文化传承与年经济发展。国务院参事何星亮认为,复兴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必须在复兴和创新春节文化上下功夫。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金元浦主任以“春节文化、节庆产业与中国梦”为题发表了演讲,提出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深厚、最普遍的“心结”,它理应成为弘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理想、践行中国梦的舞台。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长王国华则结合欧洲节庆文化创意的经验,从春节的精神产品、景观形象和有形产品的创意与生产三个层面,为如何让春节“年味”更浓建言献策。

  山东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结合山东“好客贺年会”的实践阐发了关于春节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考;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刘德龙重点探讨了春节民俗的教化功能与春节产业发展。江苏省参事室张岩磊副主任从江苏的地方经验出发,提出抓紧确定新年吉祥人物、新年歌曲等春节标志物和春节符号的建议。四川省阆中市副市长祝琳介绍了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春节文化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与前两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更加注重春节文化理论研究与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实践的融合,融入了“春节经济”的概念,增加了首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这一新内容,延伸了论坛平台,促进了产业发展。据悉,来自14个国家、80余个境内外城市的500多家企业参加了博览会。

  本届论坛由山东省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和枣庄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由台儿庄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